東莞企業現二輪“倒閉潮” 官方回應:只是騰籠換鳥
目前,號稱“世界工廠”的東莞,其加工制造業工廠訂單流失非常嚴重,企業被迫關停或向東南亞等地轉移,媒體稱之為東莞企業現二輪“倒閉潮”。現在的東莞究竟怎么樣,從當地的人拍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到其冰山一角。
東莞,倒閉后的企業一片蕭條,睡在舊廠房中的流浪者。
今年4月,諾基亞關閉了東莞的工廠,圖為廠房1號門處一些物品已經被拆除。
這種“廠房招租”廣告在東莞工業園區隨處可見。
據東莞當地流傳的說法,過去一年內,至少有不低于4000家企業關停。這是自2008年以來,東莞出現的第二次大規模企業倒閉潮,不過這一說法始終沒得到官方確認。在2008-2012年,國家統計的數據顯示,全國共有7.2萬家企業關閉。
以電子行業為主的企業大量關停
10月8日,深圳福昌科技公司宣告:因資金鏈斷裂,決定停產,放棄經營。福昌的倒閉有其自身的原因,福昌主要為三星、華為、中興等手機企業生產手機塑料外殼,這屬于一個低端產業。一旦有廠家拿更低的價格競爭,福昌就會接不到訂單。沒有訂單,還要給員工發工資,勢必會拖垮企業。不久前,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破產。成立于2013年的京馳公司也是一家生產手機外殼的企業。11月1日,京馳廠區內只有一位老人在守門。他說,京馳倒閉前也有很多供應商來討債,工廠今年的生產質量跟不上,殘次品率超過20%,大批產品被退回來,老板結不到錢,自然也無法給供應商付款,最終導致企業倒閉。
類似于這樣的案例實在不勝枚舉,足以證明東莞、深圳等加工制造業非常不景氣,東莞企業倒閉潮一說并非空穴來風。
官方表示:只是騰籠換鳥
對此,東莞市市長袁寶成認為,部分企業倒閉是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的表現,不能說明制造業整體遭遇了危機。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其他城市數倍于東莞的土地資源優勢,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和自貿區的“磁吸效應”,制造訂單的“去中國化”趨勢等,都將是東莞“成長的煩惱”。
私下,有東莞的官員認為,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、原材料土地價格上漲等因素,“世界工廠”東莞與其他地區相比,優勢正在逐漸喪失。
而南方日報報道,面對這樣的困境,東莞官方正在大力推行“機器換人”運動。市政府設立了東莞市“機器換人”專項資金,從2014年起每年出資2億元,連續3年共6億元支持企業實施“機器換人”,最高補貼比例可達設備總額的15%。
另一方面,東莞也在積極進行“騰籠換鳥”,帶動東莞企業轉型升級。改革開放以來,東莞一直以外貿加工型經濟為主,也以此奠定“世界加工廠”地位,但東莞這些企業多數屬于代工生產或者貼牌生產,自主品牌并不多,高附加值和豐厚利潤都被品牌商拿走,剩下的就是代工廠微薄的人工利潤。所謂的“騰籠換鳥”,即是把現有的傳統制造業從目前的產業基地“轉移出去”,再把“先進生產力”轉移進來,以達到經濟轉型、產業升級的目的。
外部營商環境不佳,讓我們有理由認為在短期內東莞并不會有非常大的轉變,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,東莞在政府的帶動下,將會越來越好!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傳統印刷廠與新興網絡平臺合作,很好還是非常好?
- 包裝印刷廠家應注意:提醒客戶不能在包裝上使用這些禁用字和詞
- 紙瓦楞包裝印刷升級三大飆升方向---佛山包裝印刷廠建言
- 未來,包裝盒印刷廠家將會提供這樣的全面解決方案
- 2016包裝盒印刷廠下游紙業供應商分析:不容樂觀
- 包裝盒印刷廠2016年經商環境分析:無人歡喜眾人愁(上游客戶角度)
- 印刷電商建設人可參考的21個同行網站(附:2016印刷電商分析與展望)
- 豐高印刷:從上市公司年報,看2016包裝印刷大環境走向!
- 印刷人,別聽他們賣廣告!——豐高印刷寫在2016印刷電商年會前
- 回歸本質or追逐潮流——論新形勢下佛山印刷廠的發展對策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